國際評級機構維持哈薩克斯坦主權信用評級
2021年2-3月,惠譽、標普、穆迪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相繼發布報告,宣布維持哈薩克斯坦主權信用評級。在全球具有相同評級的國家中,哈薩克斯坦是為數不多能夠在疫情暴發之后仍然維持原有評級水平的經濟體。
惠譽(Fitch Ratings)
2月19日,惠譽確認哈主權信用評級為“BBB”,評級展望為“穩定”?;葑u認為,哈國家債務水平總體較低,外部和財政緩沖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油價下跌帶來的沖擊時展現出較強韌性。哈實行的自由浮動匯率制度為抵消油價沖擊發揮了關鍵作用。此外,哈央行、金融市場監管和發展署進行的資產質量評估(AQR)為提高哈銀行體系穩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標普(S&P Global Ratings)
3月5日,標普確認哈主權信用評級為“BBB-”,評級展望為“穩定”。標普認為,近兩年來,哈財政和對外經濟指標保持強勁。標普預測2021年哈經濟增長3.2%,前提是放開防疫限制措施、油價和產量雙雙回升,以及哈主要貿易伙伴國經濟復蘇。預計2021年哈脹率將減緩至6.5%。標普注意到,哈存款美元化率持續下降,至2020年底僅為37%。哈實行自由浮動匯率政策,有助于應對油價下跌給本國經濟帶來的外部壓力。哈央行計劃自2023年起徹底退出“救市計劃”,說明將繼續實行通脹目標區間制度,致力于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
穆迪(Moody`s)
2月16日,穆迪發布哈薩克斯坦國別報告,宣布繼續維持2019年授予哈的“Baa3”主權信用評級,評級展望為“正面”。穆迪認為,維持主權評級主要是由于哈較低的國家債務水平、充裕的外匯儲備,以及經濟和居民收入具備較高的增長潛力,這些因素成為有效應對外部沖擊的“緩沖器”。
3月21日,穆迪宣布將哈銀行業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調高哈銀行業評級主要是由于經濟復蘇帶來經營環境改善、銀行資本充足率指標較高,以及預期不良貸款比例下降。
三大評級機構均指出,如果未來哈繼續實現經濟多元化、落實國家和經濟改革措施、鞏固宏觀經濟指標、促進企業經營發展、提高金融行業穩定性,有助于哈恢復和加強經濟地位,提高主權信用評級。
來源:商務部官網、駐哈薩克斯坦使館經商處